行业动态

锅炉设备常见故障、分析及处理方法(6-10条)

发表于:2018-07-25 发布人:未知

6、暖风器管道常见故障

暖风器在冬季可以保持一、二风机入口温度为规定的环境温度(设计25℃)保护空气预热器前后温差和正常经济运行。

故障现象:

(1)管道振动。

(2)支吊架松动。

(3)法兰漏水。

(4)暖风器换热管冻,暖风器无法正常投运。

原因分析:

(1)汽水两相流动。

(2)支吊架拉杆螺栓松动。

(3)管道振动连接螺栓松,法兰漏水。

(4)系统操作不当,造成暖风器疏水不畅在暖风器内部冻住。

处理方法:

(1)运行人员进一步调整暖风器供汽阀门开度。

(2)重新加装支吊架(滑动支架、固定支架),保证管道有一定的坡度。

(3)重新拧紧拉杆连接螺栓并加装锁紧螺母点焊牢固。

(4)为了保证暖风器运行,在一次风机吸入口用劈柴和柴油点火,保证火焰全部吸入风道内部,可以烤化疏水。二次风入口由于与地面高度相距太远,需搭架子高度在6米以上用劈柴和柴油点火,保证火焰全部吸入风道内部,可以疏通冻住的疏水。

防范措施:

(1)进入冬季加强点检,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2)提高运行维护人员对系统的掌握,防止发生误操作。


7、锅炉炉管泄露检测装置报警常见故障

炉管泄露检测装置可以及时检查锅炉内部受热面泄漏情况,可以有效的保护其它受热面管排,保证机组安全经济的运行。

故障现象:

(1)单侧受热面整个炉管泄露检测装置报警。

(2)集中部位几个炉管泄露检测装置报警。

原因分析:

(1)锅炉本体周围压缩空气管道泄漏发出异音。

(2)吹灰器提升阀卡涩,蒸汽泄漏。

(3)受热面管排焊口或爆管泄漏。

处理方法:

(1)联系电热人员检查。

(2)炉膛内无异常声音,检查报警炉管泄漏检测装置附近压缩空气管道法兰处是否有泄漏处并及时处理。

(3)检查报警炉管泄漏检测装置附近吹灰器提升阀是否有泄漏并及时处理。

(4)如打开看火孔,炉膛内有明显的异音,说明炉管确实泄漏,组织人员准备抢修。

防范措施:

(1)加强点检。

(2)电热人员定期清理并检查炉管泄漏检测装置。

(3)作好炉管泄漏抢修应紧预案。


8、过热器、再热器管常见故障

过热器是将饱和蒸汽加热成具有一定温度的过热蒸汽,以提高电厂的热循环效率及汽轮机工作的安全性。分:辐射式过热器(分隔屏)半辐射式过热器(后屏过)对流过热器(末级过热器)。

再热器是将汽轮机做功后的蒸汽返回锅炉重新加热至额定温度,然后再送回汽轮机低压缸做功,以降低汽轮机末级叶片的湿度,提高机组的安全性,提高热力循环效率。

故障现象:

(1)受热面积灰。

(2)受热面内壁结垢,外壁腐蚀。

(3)管子发生泄漏。

(4)管排磨损。

(5)管排变形。

(6)管子发生蠕胀现象。

原因分析:

(1)    烟速过低。吹灰失灵。管子有泄漏。

(2)由于积灰,吹灰蒸汽温度低,尾部烟道漏风,给水品质不合格造成内壁腐蚀,外壁腐蚀。

(3)厂家焊口质量不佳,管子磨损及内外壁腐蚀,管子焊口附近应力集中,管材有缺陷造成泄漏。

(4)管排排列不均形成烟气走廊,尾部烟道后墙防磨板损坏,烟气流速过高,管夹子松动发生碰撞,吹灰不当。

(5)管排支架或活动连接块损坏或脱落,造成管排变形。

(6)运行中严重超温使管子过热,蒸汽品质有问题使管子内壁有大量的结垢,换管时管材不对。管内有异物造成管子蠕胀。

(7)各人孔门、看火孔关闭不严造成漏风,管子鳍片没有密封焊严。

处理方法:

(1)适当提高烟速,检查吹灰器使其正常运行工作,杜绝受热面管子的泄漏。

(2)清除积灰,加强吹灰,提高蒸汽温度,消除尾部烟道不严造成的漏风,提高汽水品质,长期停炉时应做好充氮保护。

(3)在焊接质量方面,采取有效的措施防止腐蚀和外壁磨损,消除管子的附加应力,换新管子时应进行光谱分析,保证不错用管子并不准使用有缺陷的材料。换管时确保无异物落入管子中,新管必须通球,保证吹灰蒸汽温度,加强吹灰管疏水。

(4)校正管排,消除烟气走廊,修复防磨护板,调整烟气流速,减少对迎风面管子的冲刷,调整、修理管夹自装置,使其牢固。

(5)检查恢复已损坏的支架和固定连接板,恢复开焊或脱落的活动连接块,按时吹灰。

(6)保证各人孔门关闭严密,所有管子鳍片都应密封焊。

(7)利用临修、小修对受热面进行全面检查。

(8)提高检修人员检修素质,严格检修工艺。


9、水冷壁管排泄漏常见故障

水冷壁是锅炉的主要蒸发受热面,通过水冷壁吸收炉膛辐射热将水或饱和水加热成饱和蒸汽,使炉膛出口烟气温度和炉墙温度得以降低,保护炉墙,防止受热面结垢。水冷壁有光管和膜式水冷壁。

故障现象:

(1)受热面积灰。

(2)受热面腐蚀。

(3)水冷壁或尾部受热面管子发生泄漏。

(4)受热面结焦。

(5)管排变形。

(6)管子发生蠕胀现象。

(7)炉膛漏风。

原因分析:

(1)烟速过低。吹灰器吹灰效果不佳造成受热面集灰。

(2)由于积灰,吹灰蒸汽温度低,尾部烟道漏风,造成腐蚀。

(3)厂家焊口质量不佳,内外管壁腐蚀,管子磨损,管子焊口有附加应力,管材有缺陷造成泄漏。

(4)管排排列不均形成烟气走廊,尾部烟道后墙防磨板损坏,烟气流速过高,管夹子松动发生碰撞,吹灰不当,造成管排人孔门处磨损严重。

(5)没有按设计煤种供应燃料,造成燃料中灰分的ST温度过低,炉膛热负荷过高,炉膛出口烟道截面太小,喷燃器调整不当,炉膛门孔关闭不严,墙式吹灰器失灵,炉膛出口受热面管排不平整,造成受热面结焦。

(6)管排支架或活动连接块损坏或脱落。没有按时吹灰,使管排大面积挂焦,造成管排变形。

(7)运行中严重超温使管子过热。汽水品质有问题,管子内壁大量结垢。换管子时管材不对。管内有异物。以上都会造成管子蠕胀。

(8)各人孔门、看火孔关闭不严。内护板加装不合理,热态时拉裂造成漏风,管子鳍片没有密封焊。水封槽缺水,炉顶穿墙管处膨胀节损坏。

处理方法:

(1)适当提高烟气流速,检修吹灰器使其正常工作,杜绝受热面管子的泄漏。

(2)清除积灰加强吹灰,提高吹灰蒸汽温度,消除尾部烟道的不严密造成漏风。

(3)保证焊接质量,采取有效措施防止腐蚀和外壁磨损,消除管子的附加应力,换新管应做光谱分析,保证不用错管子,并不准使用有缺陷的材料。换管时确保无异物落入管子中,新管子必须通球,防止炉膛上部结焦,保证吹灰蒸汽温度,加强吹灰管的疏水。

(4)校正管排,消除烟气走廊修复修防磨护板,调整烟气流速,减少对迎风面管子的冲刷,调整、修理管夹自装置,使其牢固,适当吹灰。校正弯曲的管子,消除管子与管子之间的碰装和摩擦。

(5)按设计要求合理配煤。适当调整喷燃器摆动角度。加强炉膛吹灰,经常检查使炉膛各门孔关闭严密。修后炉膛出口受热面管排平整。

(6)检查恢复已损坏的支架和固定连接板,恢复开焊或脱落的活动连接块,按时吹灰,防止管排结焦,校正已变形的管排。

(7)严格运行操作,不使蒸汽超温,严格控制汽水品质,换新管时严把质量关,保证不错用管材,换管时防止异物落入管中,所换管子必须进行通球。

(8)保证各门孔关闭严密,内护板按设计要求安装焊接。所有管子鳍片都应有密封焊接。及时焊补各膨胀节,确保严密。

防范措施:

(1)利用大小修按照防磨、防爆计划对受热面进行全面、仔细的检查。

(2)提高检修人员检修素质,严格检修工艺。

(3)制定应急预案,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10、省煤器管排泄漏常见故障

省煤器是利用排烟余热加热给水,降低排烟温度,节省燃料。经过省煤器的给水提高了温度,降低了给水与汽包的温差,可以减少汽包的热应力,改善汽包的工作条件。

故障现象:

(1)管排积灰。

(2)管子内壁结垢、外壁腐蚀。

(3)管子泄漏。

(4)管排变形。

(5)管子发生蠕胀现象。

(6)漏风。

(7)防磨罩损坏或脱落。

(8)管子磨损。

原因分析:

(1)烟速过低。吹灰器吹灰效果不佳。

(2)由于积灰,吹灰蒸汽温度低,尾部烟道漏风,给水品质不合格造成内壁结垢、外壁腐蚀。

(3)厂家焊口质量不佳,内外管壁腐蚀,管子磨损,管子焊口有附加应力,管材有缺陷,造成泄漏。

(4)管排支架或活动块损坏或脱落。没有按时吹灰,使管排大面积挂焦造成管排变形。

(5)运行中严重超温使管子过热。汽水品质有问题使管子内壁大量结垢,换管时管材不对,管排有异物等都会造成管子蠕胀。

(6)各人孔门、看火孔关闭不严。内护板加装不合理,热态时拉裂造成漏风。

(7)防磨罩、防磨板开焊。

(8)管排排列不均形成烟气走廊,防磨罩、防磨板损坏或脱落,烟气流速过高,管夹子松动发生碰撞,吹灰不当,造成管子磨损。

处理方法:

(1)适当提高烟速,检修吹灰器使其正常工作。

(2)清除积灰,加强吹灰,提高吹灰蒸汽温度,消除尾部烟道人孔门不严的漏风。提高汽水品质,长期停炉时应做好充氮保护。

(3)采取有效措施防止内外壁磨损,消除管子的附加应力,换新管时应进行光谱分析,保证不用错管子,并不准使用有缺陷的材料。换管时确保无异物落入管子中,新管必须通球,保证吹灰蒸汽温度,加强吹灰管的疏水。

(4)检查恢复已损坏的支架和固定连接板,恢复开焊或脱落的活动连接块,按时吹灰,校正已变形的管排。

(5)校正管排,消除烟气走廊,修复恢复防磨护板及防磨装置,调整烟气流速,减少对迎面管子的冲刷,调整修复管夹子装置使其牢固。适当吹灰,校正弯曲的管子,消除管子与管子之间的碰撞和摩擦。

(6)保证各门孔关闭严密,内护板按设计要求安装、焊接。

(7)防磨罩、防磨护板重新焊接。

(8)严格运行操作,不使蒸汽超温,严格控制汽水品质,换管时严把质量关,保证不错用管子。

防范措施:

(1)利用临修、小修对受热面进行仔细检查。

(2)严格检修工艺。